0854-8737177 qnsy@sgmtu.edu.cn
2007年4月29日,在美国科学院院士年会上,7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数百名世界顶级科学家的热烈掌声中,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再次成为世界聚焦的人物。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带头人。他和他带领的团队所进行的杂交水稻研究,为我国粮食生产和世界农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同时,这位科学家在半个多世纪的人生中所蕴蓄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更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尊重,值得每一位国人,特别是党员干部去细心感悟和认真学习。 2007年5月29日,我们来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采访了这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 面对科研事业他矢志不渝、锲而不舍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比喻,科学家的人生犹如激光,方向唯一、能量集中,颜色纯正。采访袁隆平,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 初见袁隆平,记者拿出带去的《中国监察》杂志请他翻阅。当看到杂志上刊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署名文章时,这位与农业、农村、农民打了一生交道的科学家颇有兴致,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天地。 “您是一位农学家,我们知道搞农业研究很辛苦。”记者随即问道。袁隆平平静地回答:“辛苦是辛苦,但苦中有乐。我们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才会接近灵感。我常对我的学生说,搞科研要向实践学习,电脑要会,但电脑里种不出水稻,要多下田。” 40余年科研之路,袁隆平始终与农田为伴。从1961年决心研究杂交水稻的那天开始,他就迈开双腿,走进农田,开始了一场考验信念、意志和耐力的特殊战斗。 研究之初,为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常常头顶烈日、脚踩污泥,在稻田里一垄垄、一行行地寻找,弯着腰用放大镜不停地观察。白天晒得满身脱皮,晚上到家,常常累得鞋都没脱,就倒在床上睡着了…… 然而,研究刚刚起步,却遇上了“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雨。在那个年代里,袁隆平默默地承受了许多,但始终没有放弃研究,他把试验用的部分秧苗偷偷藏进了苹果园的臭水沟,利用晚上时间精心守护。 让袁隆平终生难忘的是1968年5月18日。那天,他视为生命的试验田里的秧苗,竟不知被谁全部连根拔起,那是他7年研究的全部心血。那一刻,他痛不欲生,含着泪水,深一脚、浅一脚发疯似地四处寻找。后来,经过一口水井边时,他发现水上漂浮着几根秧苗,就顾不得水温低、井水深,“朴通”一声跳进井中,但水中秧苗已经沤烂了。 试验田中的秧苗可以被人拔掉,但科学家心中的信念却无人能够动摇。袁隆平从这个打击中受到启发,加快了育种步伐。从那年开始,春在长沙,秋在南宁,冬去海南,成了袁隆平及其助手的生活规律。 那段岁月,他们南北辗转、风餐露宿,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有7个春节没能在家过。遇到地震,他们就用塑料布搭起窝棚,坚持播种;气温低,他们就把种子缠在腰上用体温催芽。 回忆起那段岁月,袁隆平至今还是充满奋斗的激情:“科学研究从来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搞科学研究首先就要不怕挫折。” 那段时间,袁隆平和助手曾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实验,但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经历过那么多失败,您有没有想到过放弃?”记者问。 “从来没有,因为我认为大方向是对的。这很重要。科学史上曾有一个著名的‘永动机派’,他们想发明一种机器,可以不增加新动力就永远不停地转下去,这就是死路。如果方向不对,你再用力都是白搭。” 袁隆平认准了杂交水稻的研究方向,矢志不渝,锲而不舍。 从雄性不育株的研究到三系法、二系法杂交稻的攻关,从超级杂交稻第一期、第二期再到第三期目标的探索……30多岁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如今已是77岁高龄。40余年科研之路,无论是默默无闻,还是功成名就,他始终保持着对科学内在而执着的热爱。 科学一旦转化为生产力就会产生巨大的效益。据统计,截至2006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56亿多亩,增产稻谷5200多亿公斤。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约2.4亿亩左右,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 采访中,这位77岁的科学家告诉记者:“我还有两个心愿,一是把第三期超级稻研究成功;二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 视科研为生命,以实践为根本,在热爱科学中献身科学,袁隆平堪称科学家的典范。 面对祖国人民,他心中有爱、赤诚一片 采访中,记者问起袁隆平当初选择研究杂交水稻的原因,他的眼神充满深情:“我年轻的时候,曾亲眼看到5个饿死的人,倒在路边上、桥下面、田坎上,那个场景真叫惨啊,他们都是我们的同胞啊!这一点对我触动非常大,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民以食为天’,也让我深刻认识到,粮食是宝中之宝,没有粮食什么事情都谈不上。于是我下定决心,一门心思研究杂交稻。”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袁隆平曾走过饥荒年代,饱尝过饥饿的滋味。同胞挨饿的沉痛现实,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当这朴素的情感,与国家需要、民族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时,人生选择的信念就坚如磬石,无法撼动。 杂交水稻研究,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早在1926年,美国人琼斯最早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现象。日本是最早正式开展此项研究工作的国家,后来美国以及国际水稻研究所也相继开展了此项研究。尽管他们的实验手段十分先进,但因技术难度大,都未能有实践成果应用于生产,这无疑是一项十分艰难的的开创性事业。身为一名遗传育种专业的教师,袁隆平何尝不知。但他想:外国人没有搞成功,难道中国人就不能搞成功吗?! 国家需要、民族利益、抱负所系。袁隆平偏偏要选定这道明知是世界难题的问题去求解。 “为什么您这么有信心?为什么您能成功?”记者问。 “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国,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这是很好的自然条件……我现在取得了一些成功,应该说主要靠党和国家的关心和支持。我曾经说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杂交水稻。这是心里话,也是事实。正因为这样,国际上有多家机构高薪聘请我出国工作,我都谢绝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根在中国。” 随后,袁隆平讲述了他在10年前的一次获奖经历:“1997年8月,我去墨西哥参加作物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的国际讨论会,并被授予‘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这次会议共有60多个国家的600多位科学家参加,其中12位是中国人。我因为签证的关系,迟去了两天,在举行仪式的头一天下午才到。我到了后,我们的同胞喜出望外,说袁老师您终于来了,您来了之后,我们的地位就提高了。因为在5名被授予先驱科学家称号的人中,我是唯一的中国人,其余4名都是美国人。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 这种国家荣誉感,让袁隆平始终殚精竭虑,不断思索着杂交水稻事业发展的未来。新时期,面对我国耕地日益减少的局面,他提出了新的战略构思——“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即种三亩超级杂交稻,产出现有四亩地的粮食总产,等于增加了耕地,让农民用同样多的耕地种出让更多人吃的粮食。 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科学家的贡献。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多次从总理基金中直接拔出专项资金支持杂交水稻研究,国家科技部把“杂交水稻”列入“863”计划的一号工程……农民发自内心地感谢袁隆平,愿意和他交心,并做诗赞叹他的功绩……祖国和人民的支持和赞誉,给了袁隆平无穷的力量。 科学的宗旨是造福人类,科学家的心中永远装着人民。对祖国和人民赤诚的爱,不畏艰辛造福人类的信念,始终流淌在袁隆平的血液中,成为他奋斗不止的动力之源。 面对名利荣誉,他平实淡定、坚定本色 作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的声誉和贡献都是巨大的。他的事迹被写进中小学课本,市场上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司,天体中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行星,民间有群众自发为他雕刻的塑像。由于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他先后荣获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最高科技奖、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以色列“沃尔夫”农业奖、美国“世界粮食奖”等近20项国内外奖项和荣誉。 然而,在纷至沓来的鲜花和掌声中,袁隆平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本色。他说:“这些年我虽然获得了不少荣誉,但我觉得这些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而且属于与我在一条战线上付出了辛勤劳动、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老实说,我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好,那么伟大。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成就事业靠的是大家,靠的是团结协作,靠的是党和国家的支持。” “那您如何看待名利?”记者问。 “一个人要把名利看得淡泊一点,把事业放在第一位。名利思想太重,就会背包袱,很难做成什么事……”简单的回答,意味深长。 在很多人看来,袁隆平很有钱。湖南省四达资产评估事务所评定“袁隆平”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为1008.9亿元。 身价千亿,但袁隆平始终认为,“对钱不能看得过重,莫奢侈浪费。”他生活节俭朴素,穿的最贵的西装不超过800元;买的最贵的皮鞋不超过200元。2001年,他被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参加这个仪式需要着正装,他当时没有带领带,便上街去买。同行的人都劝他买条“金利来”,而他看到100港元可以买6条普通领带,很高兴,当即就买下,直到现在还在用着。他说:“我觉得我生活很好,钱够用够花就行了。我从没有想过要过奢华的生活,对物质的享受看得很淡。” 对自己的生活勤俭节约,对负责的科研资金,他更是严之又严,决不允许奢侈浪费,更别说挪作他用。他说:“这是国家的钱,我要向国家交出满意的答卷。” “是什么支撑您在功成名就的时候,还依然保持本色呢?”作为纪检监察系统的记者,我们非常渴望从袁隆平身上探询这个问题。 而袁隆平的回答依然非常简单:“党的教育和母亲的教育。” 袁隆平是一个把党的教育和母亲的教育牢记在心的人,一个把事业追求作为唯一奋斗方向的人。 1986年,组织上准备考虑让他担任湖南省农科院院长,行政级别属正厅级,他婉言谢绝了。之后,他还辞去了“隆平高科”名誉董事长、湖南省农学会会长等多项行政职务。 年逾古稀,他又发起新的攻关。有好心人劝袁隆平:“你已成为著名科学家,万一搞砸了,岂不坏了名声?”他回答:“搞科研如同跳高,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他经常告诫自己:“山外青山楼外楼,科学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竿头当尽头。” 功成名就,他仍然执着于田野;大功至伟,他却始终平实淡定。袁隆平对待名利的态度让人肃然起敬。 面对社会需要,他心底无私、全心奉献 采访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会主席魏科告诉我们:“刚开始,袁老师知道新闻媒体要来采访他,把他作为重大典型宣传时,他并不愿意,也不同意。省委宣传部领导反复做工作,希望他能够把自己多年工作和生活的感情奉献给全社会,特别是青年一代。这才使袁老师同意接受采访。” 宣传自己,他不同意:但是提到奉献,他心甘情愿。面对社会需要,袁隆平从来都是心底无私,正如他甘愿把自己的智慧毫无保留地付出。 在袁隆平的整个研究实践中,育种与育人始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早在杂交水稻研究起步时,他就从安江农校挑选了李必湖与尹华奇两位助手,对他们既严格要求,又关怀备至。为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上世纪70年代初,他就将这两位助手分别送进了农业大学深造。后来,还多次派他们去美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现在,他们都已成为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他们说:“没有袁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培养教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40余年来,袁隆平培养了许多学生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只要有需要,他就白天在试验田里示范技术操作;晚上在驻地开辟教室,讲授杂交水稻知识,把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毫无保留地奉献给需要的人。 对生活,他节俭朴素,但鼓励科研,培养人才,他慷慨付出,不遗余力。1987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后,他把获得的1.5万美元资金悉数捐出来,建立“袁隆平杂交水稻奖励基金”,后来,他又陆续将各种资金捐出来。多年来,他还将自己与美国水稻技术公司合作所获的顾问费捐出来,设立“所长基金”,专门用以资助年轻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 “您自己过着俭朴的生活,却把很多钱捐出来培养年轻人,这么做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面对记者的提问,袁隆平的回答朴实而真诚:“有些课题经费紧张,很多年轻人申请不到。没有钱,怎么搞研究?我就资助他们一些。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人才呀……” 心底无私,育出硕果。到目前为止,袁隆平带领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经拥有高级研究人员30余人,还有一批博士、硕士,为提高科研水平积蓄了后备力量。 真正的科学家,胸怀是博大而宽广的。袁隆平不仅无私地把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奉献给研究同行,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人民,更奉献给了全世界。他的奉献已超越了国界。多年来,他辗转世界各地传授杂交水稻技术,30多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为30多个国家培训了500多名技术人才。目前越南、印度、菲律宾等国已经成为大面积生产应用杂交水稻的国家。 袁隆平的心愿是将杂交水稻在国外的种植面积由现在的150万元公顷推广到1500万公顷。据有关人士预计,这将至少可以增产300万吨粮食,能养活将近1亿人口。 大师胸怀,百姓心态。袁隆平,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科学家的杰出贡献,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科学家崇高的人生境界。造福人类,那是人生追求的高尚;科学创新,那是人生信仰的坚实;奋斗快乐,那是人生磨难的升华;淡泊名利,那是人生历练的豁达;大爱无言,那是人生奔涌的源泉! 当人类的历史进入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当我国进入全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们需要袁隆平这样的科技领军人物,也需要有袁隆平这样高尚品质和思想境界的党员干部。 |
|